玉牌 · 缘起

[时间:2017-04-09 20:30 浏览:次]
    玉文化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述到红山、良渚、殷墟等早期文化。到了战国至汉时期,佩玉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。她涵盖的内容除了财富、艺术、礼仪,还增加了政治的含义。
 
    玉,历史悠久深远。各时期都能寻到那温润之色。
 
    早至红山、良渚、殷墟等文化。玉都以永恒的姿态随主入墓,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和氏璧:
 
    《录异记》卷七“异石”中记:“岁星之精,坠于荆山,化而为玉,侧而视之色碧,正而视之色白,卞和得之献楚王,后入赵献秦。始皇一统,琢为受命之玺,李斯小篆其文,历世传之”。
 
    玉
 
    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,其文化涵盖着地位、艺术、礼制、及政治。同时它所传递出的美感与中国传统思想不谋而合,因此佩玉成了经久不衰的佩饰时尚。
 
    在明嘉靖、万历年间。苏州有一著名的玉雕大师——陆子冈。
    子冈玉雕一改明代玉器陈腐俗气,以精美的玉料,高超的玉雕技法,将印章、书法、绘画艺术融入其中,子冈制玉挂件,形若方形或长方形,宽厚敦实,犹如牌子,故简称为“子冈牌”。
 
    “白玉易求,一牌难得”。
 
    可见玉牌的珍贵。牌子平整、体薄的形制特点决定了玉料本身需要无杂质和绺裂,同样的一块玉料,把件可以通过对雕刻形象的设计和用刀技法巧妙地避掉那些“毛病”,但这对于玉牌来说则不可行。
 
    玉牌的特殊魅力,往往体现在精美玉质和精细雕工的完美结合。
 
    传统有“子冈牌”两面雕的经典形式,一面琢磨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、瑞兽等图,虽用工具碾出,仍不失文人笔墨情趣;另一面雕刻诗文、书法、印章等艺,以刀代笔直书其上,将书画艺术结合的非常完美。这种既有人文气息,又具吉祥寓意的玉牌雕刻样式,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。
    将中国的书画艺术镌刻在玉牌的正反两面,加上玲珑剔透的牌头装饰,具较高的观赏性,玩味无穷,是子冈牌存在欢迎的主要因素。
豫ICP备17020206号 Copyright ©2017-2035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锋艺轩珠宝有限公司